道教历史沿革
来源:河南省民宗委官方网站  时间:2019-04-22 09:08

教产生于东汉顺帝和桓帝时(126~ 167年)。其时,政治紊乱,社会腐朽黑暗,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,政权之争激烈,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。阶级矛盾日益激化,社会经济严重危机,赋税、徭役奇重,苛捐杂税层出。农民丧失土地,流离失所,饿殍遍野。人民群众渴望摆脱苦难的现实,幻想有超凡的力量来拯救自己。统治阶级面临社会危机,希望从精神上麻痹人民,消除可能发生的反抗斗争。上层社会对神仙、黄老的祭祀越来越普遍。

汉顺帝(125~144年)时、沛国人张陵创五斗米道,又称天师道,教人奉道悔过,以符水咒法治病。五斗米道共设二十四治(传道点),以应二十四节气。各治设祭酒以领道民。河南北邙山是其在四川境外唯一的治,张陵曾隐修于此。后张鲁嗣五斗米道,自号师君,在汉中、巴郡一带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近30年,声势壮大。汉灵帝(168~189年)时,巨鹿黄老道徒张角创太平道,以符水咒说为人治病,并借宣扬《太平经》提出反对剥削敛财的主张,深得百姓拥护。10余年间信徒遍及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兖、豫八州。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年),张角统领的太平道在洛阳、颖川、汝南、南阳、陈国(今淮阳)等地发动黄巾军起义。义军声势浩大,沉重打击了东汉末年的封建统治。起义很快遭到统治阶级各派势力联合的残酷镇压。太平道的活动自此被禁止,组织解体,仅在民间秘密流行。

汉献帝建安二十年(215年),五斗米道张鲁归降曹操,其全家被徙居邺城(今安阳北),大批信徒随迁豫北,五斗米道在河南大量传播,太平道信徒活动也逐渐融入五斗米道。曹操曾参与镇压太平道起义,对道教采取禁锢措施。建安年间,在洛阳等地烧毁老子祠600多个,又把方士、道士集中于许昌,对其严加防范,限制其活动。曹丕建都洛阳后,对道教徒防范更严。道教仅秘密地在民间流传。

西晋司马氏建都洛阳后,对道教防范放松。道教徒又开始公开活动。嵩洛一带,兴起“帛家道”。武帝(266~290年)时,河南境内建道观200多所。著名道士陈瑞、王浮用章醮符书在洛阳传道。惠帝(290~306年)时,佛道之争激烈。西晋时,鲜卑族拓跋部沙漠汗(为质子居洛阳时)的侍从务勿尘,曾在洛阳伊阙修道,后将道教传入拓跋部。

东晋王朝偏安江南,中州多属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辖,兵燹祸结,民不聊生,道教多在民间传播,形式杂乱。

北魏武帝太平真君年间(440~450年),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太武帝支持下,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清整道教,除去三张(指张陵、张衡、张鲁)伪法,制定乐章诵诫新法,建北天师道。北魏及东魏,北天师道在中原流行,信奉者众多。北齐文宣帝时,崇奉佛教,天宝六年(555年)曾下令禁灭道教,直至北周灭齐(577年)后,道教活动逐渐恢复。

隋炀帝时,尊崇道教,在洛阳置玉清玄坛,建道观24所。大业年间(605~617年)许多道士纷纷到洛阳、嵩山一带修道,其中最著名者为潘师正及其弟子司马承祯。

唐代奉行崇道政策。武德八年(625年),高祖规定三教次序为道先、儒次、佛为最后。李唐统治者自称老子后裔,高宗(650~683年)时,尊老子为“太上玄元皇帝”。乾封元年(666年),高宗亲至鹿邑祭奠老子,诏于鹿邑建紫极宫,东西两京各建太微宫,天下各州建老子祠以祀之。武则天时,追封老子母亲为“先天太后”,并诏建“洞霄宫”以祀李母。玄宗(712~756年)时,加封老子为“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”,亲为《道德经》作注,御书全文镌立《道德经注碑》一通于鹿邑太清宫。并刊刻成书,颁布天下,令每户必置一本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令“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”视道士为宗室。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规定两京,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,并崇玄学,置生徒,令习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文子》,每年准明经例考试。次年玄宗诏追庄子为“南华真人”,文子为“通玄真人”,列子为“冲虚真人”,亢仓子为“洞灵真人”,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文子》、《亢仓子》皆封为真经。玄宗还多次召河南道士司马承祯及吴筠、张杲等人到宫中,亲受法箓,并赏赐甚厚。令他们往来东、西两京,宣讲道经。司马承祯道名满天下,卒葬王屋山。赠“银青光禄大夫”谥“贞一先生”。帝王扶持道教,朝野也随之崇拜支持道教,唐代河南道教发展到极盛。安史之乱,道教受到冲击。安史之乱平定后,唐后期帝王仍崇信道教。至武宗,尤好道术,极力倡导。开成五年(840年)秋,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入禁中,于三殿修金箓道场,亲受法箓。会昌四年(844年),毁焚长生殿内道场佛教经像,换为天尊老君像。次年,明令废佛,从而使道教又得到进一步发展。

北宋都汴京,亦扶持道教,太祖赵匡胤、太宗赵光义都曾下令维护天下道观。真宗时,仿效唐代帝王崇老子之策,伪造圣祖赵玄朗,尊号“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”,改封老子为“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”。敕令各地光大庙宇,诏在汴京建玉清昭应宫、会灵观,巍峨壮观,历时7年方建成。大中祥符五年(1012年)令进士张君房住持校正秘阁道书,取朝廷所降道书及苏州、越州、台州旧道藏,同道士10人从事修校,历时7年,至天禧三年(1019年)编成《大宋天宫宝藏》4565卷。又撮取精要,辑成《云笈七签》122卷。北宋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对道教都稍加限制。至徽宗又极力崇道,汴京及各地大造道观,并拨给大量田产。政和三年(1113年),诏天下求取道经。次年大给道士官阶、官俸。立先生、处士等26级,封道士官,依次为中大夫至将仕郎,参与政事。其时有温州道士林灵素,善妖幻及祷雨之术,称徽宗是昊天上帝长子神宵玉清王下凡。深得徽宗宠信,赐号通达灵先生,为其建上清宝录宫,后又加号元妙先生、金门羽客、冲和殿侍宸等,林灵素徒众美衣玉食者达2万人,与道士王允诚称霸汴京,京都人称“道家两府”。徽宗自此更崇信道教。让文武百官上书册封自己为“教主道君皇帝”,令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。于太学置《道德经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博士,亲自为多种道经作注,颁行天下。定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为“贞元节”,并将《史记·老子传》置于诸《列传》之首。

金天眷年间(1138~1140年),河南汲县萧抱珍创“太一道”,受到金、元统治者的赏识和扶持,盛行民间,传布遍及北方数省,后逐渐与正一道合流。

元代以后,河南道教以全真道为主,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弟子都曾在河南活动传教。其中以丘处机所创龙门派在河南传播时间最长、影响最大。

明代对道教管制严格。洪武五年(1372年)诏禁道士近酒肉,限定道观人数,官发度牒以防私度。次年又令各府州县设一大寺观,集中僧道考试,合格者发给度牒。规定妇女40岁以下者不得出家为女冠。洪武十五年(1382年)调整道教管理机构,礼邵设道箓司,府设道纪司,州设道正司,各级设官不发俸。诏禁道士买卖土地和田庄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令全国各府州县各保留1个大道观,会集道士,禁止同俗人杂居。规定了年发放度牒1次,禁男性40岁以下、女性50岁以下出家。限定道教人数为府40人、州30人、县20人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令全国道士集聚南京应天府考试,不合格者令其还俗。明宣宗宣德年间(1426 ~1435年)将原3年1次发放度牒改为5 ~10年发放度牒1次。明宪宗成化年间(1465~1487年),国库拮据,朝廷令发售度牒以增加国库收入,使很多信奉道教者出资买牒,道教又迅速发展。

明世宗嘉靖(1522~1566年)、神宗万历(1573~1620年)间,政府滥肆发放度牒,河南各处道教又大肆修建庙观,广置田产,时南阳玄妙观置耕地6 000余亩,鹿邑太清宫、淮阳太昊陵、浚县碧霞宫、洛阳上清宫、济源阳台官等较大宫观的田产都在1 000亩以上。河南8个府的府城隍庙田产也都在500亩以上。县城隍庙田产50亩以上,一般庙观都置有多少不等的田产,道士除正常日课、上殿、圣诞外,还为民间作道场。道教音乐、武功由此在河南民间颇为流行。明嘉靖以后,河南佛道教活动渐有合流。今豫北浚县大伾山、浮丘山,道观建筑有石雕佛像,不少道教宫观为佛徒住持,或长期由道士和佛徒分别一轮1月管理。

清代,民间信仰道教之风兴盛。道教的管理机构仍沿袭明朝制度,设官不发俸。庙观田产不断增置,土地大都租佃给农民,每年收课租,资财充裕,许多大宫观都多次得以修缮。道士除正常日课、圣诞庆祝、三元节设斋外,还为民间作道场。近代以后,洛阳药王庙、浚县天齐庙、玉皇顶、偃师火神凹、商丘阏伯台等庙观,都由佛徒住持。鹿邑不少道观的住持为尼姑。

辛亥革命后,中华民国政府曾宣布废除道教的部分神祗,如风雨雷电诸神,不准再供奉,但仍尊重民间信仰。1927年,冯玉祥驻守河南,倡导打神(偶像)办学。河南大部分府县城隍庙被改建为学校。有的庙观被辟为公园,如洛阳府城隍庙,庙产充公,留下个别道士看守庙观;年老无家可归者,安排在庙观偏僻角落居住,靠少量土地租种或自种生活。大城镇道教活动基本停止,仅偏远乡村或山区的庙观和道士仍维持宗教活动。日本侵略军占领河南后,一些庙观遭到日军破坏。解放战争时期,一些庙观再遭破坏。大批道人还俗,道教活动几乎停止。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,河南省道教职业人员有866人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全国实行土地改革,道教宫观的田产、山林,除留少部分供住庙道人自耕自种,保证生活来源外,大部分土地、山林均收为国有,分给农民。居住在农村的道人也与农民一样,人均分得一份土地。人民政府在取得自愿的前提下,组织有劳动能力的道人进行生产劳动以自养。部分庙宇宫观的多余房屋也被分给农民居住。部分道人还俗回乡,分得土地自耕自种。一些还俗道人闲暇之余仍兼为农村亡人诵经超度做法事。1956年全省道教职业人员有182人,大部分居住农村。乡村道士有医术者开诊所或采药行医。极少数人走街串巷卖药抽签算卦。农业实行合作化时,政府对仍从事个体生产的道教人员,凡已具备入社条件、又自愿要求入社的,吸收进一般群众组织的生产合作社,或由道教界人士自己组成的生产合作社;大庙观道人人数较多的,则根据自愿原则,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合作社;不愿入社的允许进行个体生产。

1958年实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,道教界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,道教活动场所实行了合并,使道教职业人员、道教活动相对集中,便于管理。河南主要保留了登封中岳庙、南阳武侯祠、方城玉皇顶和三贤山、淮阳太昊陵、鹿邑太清宫、洛阳上清宫和吕祖庙、浚县碧霞宫等道教活动场所。其他宫观庙宇多被机关、学校占用或拆除,农村庙宇多改为民宅,城隍庙除郑州、安阳、卢氏等地少数建筑规模较大、有文物价值者保存外,其余皆废弃或改作他用。实行公社化后,大部分宫观在人民公社统一计划下,改变了过去以宗教修持为主的生活方式,成为以生产为主。农忙季节,正常的道教活动几乎完全停止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前,河南省乾坤道共148人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河南道教界受到冲击,宫观庙宇被封闭,禁止道教活动,出家道人被迫回到原籍务农。1972年后,一些道人陆续回庙,但宗教活动长久未能恢复正常。
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各级人民政府为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作了大量的工作。首先为蒙冤受屈的道教人士彻底平反,恢复正常名誉,不少爱国道教人士重新当选为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。同年,成立了河南省道教协会。

 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